“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。”西子湖畔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。望山河、賞風月,最憶杭州。
杭州滿城的風致,大概就在春、夏兩季的西湖。我不是杭州人,來杭賞湖,前前后后卻有六七次。雖有遺憾——未能長居,但西湖的好景都妥帖地臥于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,至今無法忘卻。
春日宜踏青、遠游。我那時約摸六歲,是第一次瞧見西湖。滿湖流蕩的浩浩春水,漾起杭城的玉容風姿。初春的西湖,麗日高懸、綠意半發(fā)。處處發(fā)酵著生氣、活力。
湖岸上的楊柳低垂,窈窕婀娜,一片蒼翠。遠遠望去,像是給湖戴上了一條祖母綠項鏈。啁啾的鳥鳴聲中,青山悄悄隱現(xiàn)。浩渺無涯的水波,隨風盡起。原以為會翻些浪出來,卻也只是打了圈漣漪。
三月的曉風和暖得像是祖母納的棉鞋。春風拂面,悠悠愜意。信步徐行于西湖,我邂逅了一整個春天。
“連雨不知春去,一晴方覺夏深。”冗夏,我迂回漫步在西子湖畔。呀!好一幅碧波澹蕩、芙蕖生香圖。碧色的葉、彤色的花全都熙熙攘攘地擠在一起。它們高低相依、紅綠相襯。瀲滟的湖水,繾綣的夏色,讓人硬生生地醉在了西子湖畔萬千的風情里。
正午,陽光不偏不倚地映射在湖面上,波光粼粼,微風涌起一汪細碎的明藍。連陽光都有幾分偏愛,打下的光影像金箔碎銀漂浮在水面上。遠方湛藍的天、微渾的水,尚能勾勒出的山的脊背,齊齊被鑲嵌在山水畫里。美得讓人心曠神怡,我屏住了呼吸。來來往往的行人,總能把你拉回現(xiàn)實。沒有人會惱,反而會覺得錢塘的煙火人氣很足。
我又偶遇了穿著漢服的姑娘,她衣袂翩然、身姿綽約,盈盈一笑便是歲月靜好。姑娘手里拿著幾枝新鮮的荷葉荷花,叫賣著,機靈狡黠。挑擔的阿婆阿公席地坐于離湖不遠的道路旁,蓮蓬與茉莉花是竹籃里的???。若是秋日來,還有可能會碰到菱角。樹上攀爬的松鼠可愛有趣、活潑好動,饒是頭頂最燦爛的艷陽也比不上它們的朝氣與活力。
六七月的雨,就是這樣的猖狂:說來就來,說往就往。杭州亦是如此。西湖上頭,剛才還日頭高照,轉(zhuǎn)而大雨傾盆而下。過往的行人急于尋處躲雨的地方,腳步的踢踏聲,叫喊聲意外奏成了獨屬于西子湖畔的樂章。
大滴的雨珠砸在湖面上,濺起飛射的水花。滿岸的荷花荷葉被雨水澆得敧斜歪倚,砸出的聲音顯得蒙重深沉。西子湖畔的色調(diào)由淡轉(zhuǎn)濃、由明變暗。整個世界在這一刻,宛若被失手打翻了的硯臺。黑墨流得毫無顧忌、恣肆橫陳。碧空、遠山、湖畔最終都成大自然創(chuàng)作出的寫意畫中的一景,濃墨重彩、黑白融合。
不過一時,雨又變小了,淅淅瀝瀝的,竟有些多情依人的韻味在。似乎這一刻,雨又有了意識,它明白它是江南的雨,總該溫柔些的。
無論春、夏,我都愿為西湖的美景駐足。憶杭州,最憶是西湖。
“未經(jīng)許可 嚴禁轉(zhuǎn)載”
憶杭州西湖
責編: 孫婷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