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進天氣:

您當前的位置 :  > 品質(zhì)生活 > 副刊 > 正文
家鄉(xiāng)糖圓
來源:武進日報 作者:徐宏杰 日期:2025-02-14  報料熱線:86050111

  家鄉(xiāng)舊俗,正月十五元宵節(jié)早晨必食“糖圓”,外鄉(xiāng)人不知何謂,糖圓其實是一種實心米粉小丸子,就是小元宵,丸子為圓形可以理解,為何前輟一“糖”字呢?因人家食糖圓必加糖而得名。民國伍稼青著《武進食單》載:“甚多人家,將年前制作小團子之米粉,留下少許,至正月十四日,用水調(diào)和,搓捏成比豌豆為大之小圓子,于次日元宵節(jié)早晨,投入沸水中煮熟,加白糖,謂之糖圓。先以之供祖先,然后全家食之,以取團圓之吉利。”

  舊時白糖通常被認為比紅糖更高級,甘蔗或是甜菜榨汁后過濾熬煮,濃縮而成紅糖,在此基礎上純化、脫色,再去除雜質(zhì),才能制出白糖。鄉(xiāng)邑前輩伍稼青是常州城里人,他筆下的糖圓加白糖,而我記憶中家鄉(xiāng)農(nóng)村很晚才有綿白糖,糖圓一直加的是紅糖,另一方面,加了紅糖,湯呈紅色看著喜慶且開胃。“開門七件事,柴米油鹽醬醋茶”,糖不在其列,所以不是生活必需品,歷史上,由于食糖提煉技術的落后,糖的產(chǎn)量很低,將“甜蜜”作為尋常的消費,逐漸形成喜食甜的飲食習慣,是過去衡量一個地區(qū)或人民富裕的標志。

  家鄉(xiāng)一些歲時節(jié)令常有糖圓的身影出現(xiàn),如民國《中華全國風俗志》“武進歲時記”記載:正月十五“是日居民例食糖圓”,另外如大年初一早晨,人家多食糖圓或大顆有餡心者的湯圓(也叫大元宵),冬至節(jié)早晨例食糖圓。另外,家鄉(xiāng)民間辦喜事,如搬家當天須在新屋煮食糖圓,女兒出嫁時親友及迎親隊伍食糖圓,新媳婦進門時須食糖圓。還有一些地方出嫁女兒回門時,亦均須吃糖圓,并須盛若干碗以送左右鄰居。

  家鄉(xiāng)把做糖圓叫搓糖圓,制作過程一般由婦人完成,需多位婦女合力動手,故場面十分熱鬧。根據(jù)糖圓之消耗量稱好米粉倒入匾中,將米粉圍成外高內(nèi)底之堆,中間倒入滾水,一人雙手拌和均勻再輪流由人反復揉成米粉團,務必揉透至無一星生米粉方罷,上蓋一塊濕布以防米粉團水分蒸發(fā)而干裂。用濮刀(家鄉(xiāng)菜刀的名稱)從米粉團上切下一塊,再在匾中搓成中指般粗似一根棍狀米粉圓柱,濮刀切成一粒粒米粉小塊,婦女們雙掌相對將米粉粒搓成圓形,搓得越圓則表明搓糖圓技藝越高。如為喜事用糖圓,另再搓些紅綠色糖圓夾雜其中。

  鄉(xiāng)間煮食糖圓,如伍稼青所述,十分簡單,將糖圓入鍋中開水中煮熟,連湯盛入碗中再加紅糖即可食用。常武地區(qū)另有一種特色做法,大名叫酒釀元宵,即酒釀糖圓,特點是團如玉粒、酒香四溢、風味獨特、清甜爽口,據(jù)《常州商業(yè)志》介紹,乃清光緒年間,由一位名叫裴玉高的師傅在常州城中局前街畢家弄開店時初創(chuàng)。酒釀,本地名“甜白酒”或直接叫“白酒”(白酒則稱燒酒),用糯米煮飯后拌甜酒藥發(fā)酵而成。酒釀糖圓制法有兩種,一種是“裴玉高有次不小心把甜白酒翻在了煮糖圓的大鍋里”那般,待糖圓熟時鍋中加酒釀再煮。另一法則是碗中先置少許酒釀、糖,再將煮熟之糖圓連湯舀入碗中。竊以為第二法最佳,誠如伍稼青所言:“酒釀一經(jīng)煮過,便帶酸味,無足稱矣。”酒釀糖圓另有加桂花者,稱桂花酒釀糖圓,以此沖蛋,稱酒釀沖蛋糖圓,后來逐漸又有了酒釀百果餡湯圓之類吃物。

  不知何時,常州酒釀糖圓傳至上海灘,1934年版《上海顧問》介紹上海城隍廟諸多著名小吃,列第一者即為常州酒釀糖圓,但名稱叫酒釀圓子。當時城隍廟大門外兩旁東西兩邊店鋪,各有一家常州酒釀糖圓店,酒釀為本店自制,和市售的不同,酒釀吃來香甜鮮潔,加以桂花、白糖和煮熟的糖圓,愈發(fā)味美絕倫,所以座中常常客滿。到了每年立夏這一天,這兩家店的酒釀糖圓銷量驚人,盛酒釀的缸缽疊起好似一座假山模樣,由此可見生意之興隆。

  無獨有偶,1934年,江蘇在省會鎮(zhèn)江舉辦“全省物品展覽會”,其間評出一桌“江蘇菜”,甜菜點心類共四,為“武進酒釀元(圓)子、鎮(zhèn)江蜜炙蓮子、江都燒買、鎮(zhèn)江切面”。由此可見,常州酒釀糖圓不僅為街邊著名小吃,更上得了筵席臺面,可見其自有非凡之處。

  上個世紀80年代,有一姚姓同學從外鄉(xiāng)遷至鳴凰,與我做了同學。他家住在武南河邊店面房中,姚母以在家制售糖圓為業(yè)。但他家做法與手搓不同,是將濕米粉倒在搖桶中搖成大小不一之糖圓,再倒入一口銅篩中篩出不合規(guī)格之小糖圓,留在篩中的糖圓倒竹匾中待售,不合格者再入搖桶中,如此反復。因其為鳴凰街獨家經(jīng)營,每至正月十五日前幾天,生意極好,諸同學不約而同去幫忙軋米粉。以后數(shù)年,直至我離開家鄉(xiāng),他家的糖圓被我吃了無數(shù),姚家濕米粉糖圓,吃起來比手搓糖圓更加細膩可口,再后來,武南路拓寬,姚家拆遷,便再也吃不到他家糖圓了。

家鄉(xiāng)糖圓

責編: 孫婷婷

蘇ICP備10099057號-3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2120210007
版權所有 武進區(qū)融媒體中心 聯(lián)系電話:0519-86571031

蘇公網(wǎng)安備3204120200102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