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制每月鮮花,已經(jīng)不是新鮮的營銷招數(shù)了。許多本地花店常年開展這項服務,也有很多懂生活的人養(yǎng)成了這樣的習慣:定期送給自己一束鮮花,學習插花裝點日常。
在常武地區(qū),每月鮮花服務更具個性,也更便捷。鮮花工作室會根據(jù)花市供貨與客戶需求進行定制,直接從花農那兒網(wǎng)購配送也很常見。定制每月鮮花,收獲四時風景,讓一年四季的好心情也隨花綻放。
每周送給自己一束鮮花
在牛塘一家醫(yī)院做行政工作的蔣女士,每周都會送給自己一束鮮花,這個習慣已經(jīng)保持了好幾年。“一開始是在周邊花店訂購,一個月200多塊錢,每周一次送上門。”蔣女士說,她會把送來的鮮花分成幾份,分別插瓶。最普遍的是粉色的玫瑰與白色的桔梗,配上綠色尤加利和白色滿天星,有時候也會有郁金香、蝴蝶蘭、康乃馨、油牡丹等花種。
“一般都是一種或兩種當季鮮花作為‘主角’,加上若干‘配角’,送來要立刻插瓶。”蔣女士說,她參加過一些花藝培訓課程,經(jīng)常在網(wǎng)絡上看插花視頻,花店也會“附贈”一些養(yǎng)護小貼士,但有時還是不夠。“比如今年夏天我收到一大捧藍色重瓣繡球,非常漂亮,但插瓶后很快就枯萎了。后來咨詢了專業(yè)人士才知道,繡球需水量極大。”蔣女士說,繡球花頭很大很重,如果脫水要立即泡水才能救活;插花時要把多余葉片去掉,只留一兩片,花瓶水位要很高,還要定期換水剪根。
今年開始,蔣女士嘗試在網(wǎng)上訂花,“今年的第一束卡布奇諾玫瑰就來自平臺直播。”蔣女士關注了一位園藝主播,每月購買一次花材,從原產地直發(fā),“有時也會到夏溪花木市場購買鮮花和盆栽。”
花店全包與電商配送成主流
位于路勁又一城的“光影花藝”,是湖塘的一家十年老店。如今,店主吳燕將重心轉向了花藝培訓、精品定制,給老客戶打造的“每周鮮花”則更注重在隨性中突出主題。“許多客戶沒有時間自己去修剪、插瓶、搭配,我們就將完整的作品送到大家手中。”吳燕說。時下秋意已深,她搭配的日式“枯山水”風格花藝作品就很受歡迎。清雅蘭花,小小一盆,原木色調,點綴苔蘚,是案頭最雅致的風景。
“秋冬必買四種鮮切花:雪柳、澳梅、芍藥和臘梅。”吳燕說。其中,雪柳價格便宜、花期超長,頗具線條美的枝條上開滿白色娟秀小花,如寒冷天氣里簇簇開放的一片仙氣小森林;重瓣郁金香與大花蕙蘭、蝦衣花、荷蘭繡球則給這個秋天帶來濃重色彩。“冷色調耐看,暖色調治愈,我們會根據(jù)客戶的喜好和審美進行定制。”吳燕說。
經(jīng)歷疫情,直播市場更加繁榮,花藝行業(yè)也不例外。有很多市民和蔣女士一樣選擇在直播平臺下單,定制鮮花也很方便。來自上海、云南乃至國外的鮮花,定期通過電商配送到市民手中。吳燕提醒,處理遠道而來的花材時,“醒花”這一工序相當重要,能否讓運輸過程中缺水的花朵一次性喝夠水,很大程度上決定花期的長短。“深水醒花,水溫不要太冰,花苞絕不能沾水??蓪ㄖΩ窟M行斜剪,也可十字剪。十字剪吸水面積更大,極度缺水時可以中間夾個小石子,支開吸水效果更好。”
定制每月鮮花 收獲四時風景
責編: 蔣彩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