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早上第一件事,呂偉斌都會在自己的月季園里巡視。月初的時候,呂偉斌剛剛給自己的高桿月季進行了歐洲月季的嫁接試驗。“之前只進行過本土月季嫁接,這次是洋月季,心里沒有底啊!”呂偉斌在花卉世家長大,在夏溪花木市場的千花萬綠之中,卻獨愛月季這一枝。
月季花被稱為花中皇后,又有“月月紅”的別名,是常綠、半常綠低矮灌木,四季開花?,F(xiàn)代月季花型多樣,有三個自然變種,有單瓣和重瓣,還有高心卷邊等優(yōu)美花型;其色彩艷麗、豐富,不僅有紅、粉黃、白等單色,還有混色、銀邊等品種;多數(shù)品種有芳香。
中國是月季的原產(chǎn)地之一,有52個城市將它選為市花,1985年月季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第五名。月季的品種繁多,世界上已有近萬種,中國也有千種以上。月季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處于弱勢地位,但新的考古發(fā)現(xiàn),月季花是華夏先民北方系——相當于傳說中的黃帝部族的圖騰植物。月季有一種堅韌不屈、迎著風(fēng)雪開放的精神,花香悠遠。
早在漢代就有栽培月季的歷史,唐宋以后更是栽種不絕,歷代文人也留下了不少贊美月季的詩句。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有“晚開春去后,獨秀院中央”的詩句,宋代詩人蘇東坡詩云“花落花開無間斷,春來春去不相關(guān)。牡丹最貴惟春晚,芍藥雖繁只夏初。惟有此花開不厭,一年長占四時春”。北宋韓琦對它更是贊譽有加:“牡丹殊絕委春風(fēng),露菊蕭疏怨晚叢。何似此花榮艷足,四時常放淺深紅。”
月季自然花期從8月到次年4月,花形較大,呈發(fā)散型,有濃郁香氣,在園藝栽培和切花中的應(yīng)用較為廣泛。月季的適應(yīng)性強,耐寒,不論地栽、盆栽均可,適用于美化庭院、裝點園林、布置花壇、配植花籬等。用作切花,月季可以做花束和各種花籃,花朵可提取香精,并可入藥,有較好的抗真菌及協(xié)同抗耐藥真菌活性。紅色月季鮮切花更成為情人間必送的禮物之一,并成為愛情詩歌的主題。
月季花歷史悠久,繁育方法也較為成熟,分為嫁接、播種、分株、扦插和壓條等幾種,呂偉斌使用的就是嫁接的方法來培植自己獨特的高桿月季。“選擇優(yōu)良的野薔薇作砧木,采用枝接的方法,成功后就可以像欣賞樹上開的花那樣欣賞月季了,很新奇。”呂偉斌告訴記者,這一次只是試種植,等到成功之后,就會向市場大面積鋪開,屆時就可以購買到高桿的歐洲進口月季了。
月季迎秋來
責(zé)編: wanyife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