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鯉繼《宋宴》之后,又推出一本記錄一個朝代美食文化的新作——《元宴》。從青蝦卷爨的清新雅致,到蟹鱉冷盤的鮮美開胃,再到鍋燒肉的酥脆多汁,印象中,元代是一個興之于馬背的鐵騎王朝,總以為只有風雅詩意的宋代才會有那些精致繁復的美食,沒想到看似粗豪的元代也在餐桌上吃出了別樣滋味??磥?,元代人不僅能吃,更會吃。
自1271年起,至1368年止,元代共存在98年,似乎是個存在感不是很強的朝代。作者考據(jù)《飲膳正要》《居家必用事類全集》《云林堂飲食制度集》等20多部古籍,從700多個飲食方子中精選出35道元代時期流行的古法秘制菜肴,從食材的選取、烹飪手法、制作流程及對每道菜品的發(fā)展脈絡予以系統(tǒng)解說,即以“古法菜單+歷史文化解說+古法烹飪步驟+傳世經(jīng)畫/壁畫”的方式來呈現(xiàn)內(nèi)容,足可見作者在創(chuàng)作過程中所付出的精力。
與《宋宴》里的美食相比,《元宴》中的飲食少了一些宋的雅致與文氣。但是,無論是西域的果仁蜜餅古剌赤,還是融合了漢族烹飪技藝的各式菜肴,又都展現(xiàn)了元代文化的包容與開放,也體現(xiàn)出了與眾不同的風情。它們中有粗獷的北宴,自然少不了肉餅兒、鼓兒簽子、羊皮面、禿禿麻食等接地氣的口味;也有細膩的南席,有“妙手烹鮮”的青蝦卷爨,有“看似平常卻極盡講究”的冷淘面,有各式奇茶異湯——荔枝湯、木瓜漿、茉莉湯……35道元代美食,按主打食材(牛羊肉、禽類、水產(chǎn)、蔬果)順序編排,涵蓋熱菜、冷盤、湯羹、面點、飲品,并附有詳細制法步驟圖,同時以元散曲雜劇、書畫文獻勾勒元代風物文化。
疆域空前遼闊的元代,其飲食文化深受蒙古族、漢族以及西域各民族的影響,隨著大量外來人員的傳教、貿(mào)易、通婚,飲食成為了各民族率先融合的文化要素??梢哉f,《元宴》在手,人人都能品嘗到元大都的風味。
“楊梅渴水”,渴水,意為解渴之水。楊梅榨出果汁濾清,然后熬煮成濃縮的果汁,飲用時加入蜂蜜或者水稀釋為一杯飲料,香甜可口。在14世紀的中國,很流行。“奇茶異湯”,簡直是宋元時期的“古茗”。大家同樣愛在茶飲里加香料、加果子,而雜劇和小說里的“茶博士”,也會用預制的半成品備餐。濃縮型的稠膏或粉狀沖劑,顧客下單后只需將湯料沖水攪勻即可。
元代人所用的烹飪技法也和現(xiàn)代沒有太大區(qū)別,煎、炒、煮、煨、燉、炸、炙、烤、蒸、拌,不乏功夫菜,講究色香味俱全。文中的很多道美食,如釀肚子、魚凍、荔枝湯、三色雜爊、肉餅兒等,完全可以自己在家做。宮廷宴會則讓你感慨皇家的驕縱奢侈,不僅有牛羊豬馬,更有烤鹿肉、黃鼠、沙鼠、土撥鼠、灰雁各種野味,招待投降的南宋皇室還有野麋鹿、鵪鶉、野雉雞、燒鹿、熊掌、天鵝肉、駝峰……以及各類瓊漿玉液、糕點甜品、冰鮮瓜果,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
本書追溯美食歷史,再現(xiàn)元代人的飲食生活,展現(xiàn)他們追尋自然的生活美學和人間煙火氣。書中每一章節(jié),不但介紹食物背景,還提及皇家狩獵、保暖面料、飲酒文化、貝類養(yǎng)殖、文人軼事等,揭示諸多隱藏在歷史角落里的細節(jié)和軼聞趣事,從中能略窺元代人的社會生活風貌。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大大豐富了美食的層次感,擺在眼前的再也不是一道道普通的菜品了,而是匯聚了古人智慧,歷經(jīng)千百年傳承不斷與時俱進的美饌珍饈。書里,不僅向你真實展現(xiàn)一個鮮為人知的“元代人的餐桌”,而且還可以“邂逅”那個時代的美食家們——馬可·波羅、倪瓚、忽思慧等。元代統(tǒng)治者更熱衷宴饗。據(jù)意大利人馬可·波羅了解,忽必烈時期的宮廷每年至少舉辦13場大盛宴。除新年、端午、冬至等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皇帝生辰(天壽節(jié))、新帝登基,都離不開宴會,此外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“詐馬宴”。
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,素以歷史悠久、菜系多、品種全、烹飪工藝卓絕而享譽世界,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。每一道菜,都是歷史的縮影;每一種味道,都是文化的積淀?!对纭穾Ыo我們的遠不止是豐盛的佳肴,更是一段段歷史的見證,一種融入血脈中的文化傳承。它是一場味蕾的盛宴,也是一把穿越時空的鑰匙,帶領我們走進通往元代的神秘之門,在味蕾與文化的碰撞中,激發(fā)出跨越時代的共鳴與情懷。
舌尖上的“元”滋味 ——讀徐鯉《元宴》
責編: 萬一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