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家的案幾上一直擺放著一架插著電的老式座機,從我有記憶開始,座機換了兩三次。而座機旁的電話簿依然是那本單薄的小冊子。那是爺爺?shù)碾娫挷尽?/p>
爺爺上過幾年學(xué),字寫得很好。但很可惜,小學(xué)沒上完就輟學(xué)了。因為實在是太窮了,雖然是幾元錢的學(xué)費,但在當時是一筆很大的支出,家里負擔不起。爺爺只好回家放牛割草。后來,爺爺做了泥瓦匠,他能搭出特別好的房子。我們家的房子,就是爺爺奶奶親手砌的,溫暖舒適。
“電話簿”這三個字就是爺爺教我的。
起初,包著黑封面的“電話簿”是有外殼的。看著爺爺一筆一劃在本子上記著爸爸媽媽、叔叔阿姨的電話,我便纏著爺爺問:“爺爺爺爺,為什么要用筆記啊?用腦子不就記住了嗎?”爺爺笑了:“好記性不如爛筆頭!記下來就不會忘了!”“我來記,我保證記得清清楚楚!”我承諾著。
從那時候開始,我便兢兢業(yè)業(yè)操持起自己的“事業(yè)”。這本電話簿上不會刪去任何一個人,它承載著兩位老人與外界的全部聯(lián)系。它單薄,只有半個手機那么大,來來去去也不過幾十頁的厚度;它也敦厚,爺爺奶奶常聯(lián)系的親戚朋友的電話號碼,全都認認真真記了個遍。這些號碼幾乎沒更改過。
許多時候,電話那頭的人,我一聽聲音就曉得是誰。“楠楠!”他們也笑道,緊接著下一句就是,“你奶呢?你爺呢?”街坊鄰居、七大姑八大姨就沒有不認識我的。
村里的人也都是我家電話簿上的人,他們從不會離開這片土地。年輕人都去城里打工了,這個小小的落寞的村子是留不住人的。我知道,每個人家里都有一本屬于自己的電話簿,那上面也一定記滿了他們親人朋友的名字和聯(lián)系方式。
那時候,我從沒覺得自己會真正離開這座小小的溫暖的村落。一開始,只要爸爸在電話那頭一提要接我走,我就哭得昏天暗地,哭到嘔吐,把爺爺奶奶嚇得再不敢提回蘇州的事??晌铱傄蠈W(xué)的,在一個夏天,我鬼哭狼嚎著,還是被接回了蘇州。我記得我拿著電話簿哭了老久,覺得上面沒有我的電話,爺爺奶奶會忘了我,小狗會忘了我,兔子會忘了我,甚至連我討厭的貓都會忘了我……
但他們沒有。放假了,我馬不停蹄地跑回老家。最親愛的小狗還會在我把行李搬下車的瞬間從院子里沖過來擁抱我,舔舐著我的手,扒拉著我的褲腿子;爺爺奶奶還是從容地接過行李,展示給我布置的房間。每次回老家,總有鄉(xiāng)親們熟悉的聲音:
“楠楠回來啦!長老高了!”
“七奶給你拿楂子,知道你這幾天要回來,我都沒舍得摘,去七奶家,七奶給你搞新鮮的!”
“楠楠!今年要不要石榴了,王奶奶院子里的石榴樹今年結(jié)果老大個了,來來拿兩個回家吃!”
“小楠回來了,菜園才抱回來的西瓜跟香瓜!回去叫你奶給放井里鎮(zhèn)一會兒,過勁得很!”
……
這些都讓我覺得我不會真正意義上離開這里,不僅是因為我身上有這里的“味道”,還因為我沒有自己的電話號碼。
高考那年,回老家村里辦升學(xué)宴,鄉(xiāng)親們都很開心。他們是為村里又出了一個大學(xué)生而開心。而我的心境竟是如此地波瀾不驚,感覺已經(jīng)脫離這里很久了,已經(jīng)失去了感知這片土地的“感覺”。那時我大抵就知道,自己真的要離開這片土地了,我終于不得不成為電話簿上的一串符號。
這次,我鄭重地在爺爺?shù)碾娫挷旧虾炏铝宋业男彰吐?lián)系方式。用成熟的字跡,告別了所有的天真。
爺爺?shù)碾娫挷?
責編: 孫婷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