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貼補家用,母親決定擺地攤。
說干就干。周末回家,我已經(jīng)看到賣餛飩的小三輪有模有樣地支起來了。母親說家里種的菜那么多,自家吃都吃不完,擺攤賣餛飩,還能增加收入,一舉兩得。
她的餛飩攤位于人行道一側(cè),一張木桌搭配著幾把塑料椅子,構(gòu)成了攤位的全部。
天黑了下來,街頭的攤販紛紛點亮了燈牌。母親轉(zhuǎn)動旋鈕,爐火輕輕搖曳,鍋中的湯底咕嘟作響,霧氣輕柔地繚繞升騰。這湯底是母親從外婆那里學(xué)來的獨門秘方,可不能輕易外傳。
拿起一張餛飩皮,用筷子夾起適量的餡料放在皮中央,然后用手指緊緊捏合邊緣,每一個都包得嚴嚴實實、形狀規(guī)整。包好的餛飩放入沸水中,隨著水溫的升高,餛飩在鍋中不斷翻滾著,不一會兒都浮到了表層,散發(fā)出誘人的香氣。
母親將今天的第一碗餛飩端給了我。熱氣騰騰的碗里,餛飩皮薄餡足,每一顆都十分飽滿,湯汁清澈透亮。夾起一個餛飩,輕輕一咬,韭菜的清香和雞蛋的細膩立刻在口中彌漫開來,湯汁鮮美而不膩。
“好吃,便宜還分量足,比我在街上吃的還要劃算。媽,你最近是不是偷偷去學(xué)了什么烹飪秘訣啊?”我?guī)е鴰追终{(diào)侃看向母親。只見母親嘴角微微上揚,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得意。她傲嬌地瞥了我一眼,語氣輕松自然:“什么事情能難倒你媽,那還不是手到擒來!”
被吸引來的客人也是一個接著一個,母親忙得不亦樂乎。“小果,蔥快沒有了,你去旁邊賣炒飯的阿姨那借一點過來,媽著急用。”我向阿姨說明緣由后,她不僅把蔥專門切好裝在盒子里,還送了我根烤腸。想來也是,母親那大大咧咧的性格,就連在車站遇到的陌生人,她都能聊上幾句,現(xiàn)在只怕整條街的小吃商販她都認識了。
客流高峰期終于過去了,我麻溜地收拾起來,將所有垃圾一起丟進母親專門準備的大垃圾袋里。一回頭,又看見母親在擦拭攤位臺面,湯漬是不可能出現(xiàn)在她的視野中超過五秒的。母親愛干凈,經(jīng)常說:“做生意就是要讓顧客放心、舒心。吃進嘴里的東西干凈衛(wèi)生是第一位的。”所以,無論多累,她都會堅持把臺面擦得干干凈凈。每當看到手套有點破損或者臟的時候,她都會馬上換新的。這是對顧客的負責(zé)。
大約晚上1030,我已經(jīng)困得像“小雞啄米”般,一直耷拉著腦袋,眼皮沉重得幾乎抬不起來。盡管馬路上都見不到什么行人,母親還是堅持讓我先回去,自己等會兒再走。將近1200,我才迷迷糊糊地聽到開門關(guān)門的聲音,母親回來了。
每天,母親就像是一臺走時精準的“時鐘”,從白天到夜晚,她的指針從未停止過旋轉(zhuǎn)。我勸她休息幾天,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,但母親總是用她那獨有的樂觀和豁達回應(yīng)我:“嗐,多大點事啊。手到擒來!”
直到現(xiàn)在,她的餛飩攤都還在,無論天氣陰晴。對于母親來說,一切都能手到擒來。
母親擺攤
責(zé)編: 孫婷婷